彩色陶板干燥烧成工艺以及个性化发展
其一、彩色陶板干燥烧成工艺
干燥是难点:成形好的陶板直接进入干燥窑,由于陶板含水率较高,一般在16.8~19.7%,且规格大,所以干燥时间较长(一般需要2~3h)、难度大。辊道干燥窑是陶板干燥的主流干燥器,针对陶土板的特点,陶板干燥辊道窑的设计也不同于传统的干燥窑,其特点是:小棍棒密排,多层干燥。国内有的企业的陶板干燥窑为了减短窑长、提,采用多层干燥器。干燥过程中应该注意各个阶段温度、湿度、气流的控制,特别是干燥前段,由于进窑水分大,所以要低温高湿,同时注意均匀进风、抽风,否则极易开裂甚至炸坯,其中温度的控制是难点,控温的难点在于测温,现在较新的测温手段是红外热像仪法,入干燥窑前坯体温度分布红外热像图。
此外,有的企业是用烘房干燥,其控制难度较大,效率不及辊道窑干燥。国内还有个别企业使用技术水平较高的微波干燥技术,充分发挥微波干燥特点,干燥由内到外均匀受热,干燥而均匀。
干燥后进入烧成阶段,其原理与普通辊道窑一样,但由于陶板规格大,相应地希望窑炉内宽较大,窑宽越大,越容易产生温差,而砖规格越大对温差越敏感,所以陶板烧成的关键技术在于控制窑炉截而上的温差,烧成窑的温度控也可借助于红外热像仪来测温,陶板烧成窑实例及窑尾的红外热像图。
后续工序包括磨边、表而修饰、包装等,这与传统陶瓷生产相似。整个工序都采用全自动化控制,节约人力物力,减少人工搬运中磕碰带来的破损,由于陶板产品尺寸大、生产工序多,生产难度较大,缺陷的种类和出现的频率高,就解决方法而言,的是要控制生产参数和工艺的稳定,并在生产中积累经验。
其二、建筑陶瓷个性化发展
广义上烧制后的泥土被称为陶与瓷。因此,砖、瓦是广义上的“陶瓷”。制砖瓦的原料是含杂质的戮土,砖瓦在陶瓷分类上属于土器。后来发展除施釉的琉璃瓦、琉璃装饰物品。并由功能和艺术的演进而衍生出瓦当、陶瓷栏杆、砖雕等陶瓷建筑构建,到近现代的陶瓷装饰贴面砖、陶板、陶瓷百叶,类壁画的艺术瓷板、以及各种想象的异形饰面砖。
可以说,陶瓷与土、木一起构筑和体现了中国从古到今建筑技术和艺术的体系。
“中国式发展向来让人侧目,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建筑陶瓷的产量已开始稳居,近年来更是占据半壁江山。”但行业里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是“建筑陶瓷大国,但并非强国”。我国的建筑陶瓷以室内贴面瓷砖和卫浴用瓷为主,室外是贴面瓷砖或者外挂陶板。形式也从单一形式和创意形式。最近出现有陶板和陶百叶等。
与此相比,使用陶瓷的立面的建筑设计相对滞后。
我国多是整体划一的陶板贴面大楼,而个性的作品较少。作为代表作,酸陵瓷谷系列建筑以艺术陶瓷异形砖立面为特色而中标,但在施工过程中因种种原因,陶瓷的立面还是被其他材料代替。与此同时,万科在米兰的万科企业馆,正以一袭中国红的复合陶瓷板走上世界建筑舞台。我国个性陶瓷立面的发展,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任重而道远。
来来的建筑外立面陶瓷的装饰,不仅是美观,还兼顾环保,在环保与美感之间找到平衡。当然,低碳建筑是来来“陶瓷立面”建筑发展的大趋势。将“纳米”科技融人产品,赋予、蚀、自洁、止滑等新功能,将使陶瓷立面产品更、更健康。
可以预见,未来的建筑立面采用“陶瓷时装”将广泛,让陶瓷成为建筑“防风避雨”、“体现外在美”的理想“时装”,也可助推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