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土板幕墙施工难点及解决和技术特点
其一、陶土板幕墙施工难点及解决
(1)根据幕墙施工图,由于建筑外观的需要,木工程陶土板幕墙以条形或块状分部,其中在裙楼处部分位置有正三角或倒三角的倒锥斜面造型,该倒锥斜面的顶部与底部间外挑距离相差1250mm,而木工程陶板工程的较大外挑距离达到1700mm。
根据幕墙施工图,采用150x100x6mm的热镀锌钢方管从土建结构面挑出,间隔小于3000mm,以此搭设的钢架作为陶土板幕墙的受力承载结构。原图纸中该方管直接从预理件处外挑并仅作了3面围焊处理。项目部考虑到木工程较大外挑为悬臂1.7m,且木工程地处晋江,为台风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带,提请设计人员对该受力结构进行复核。在与设计人员沟通后提出优化处理方案:在外挑钢方管的根部与预理件交接处采用四面围焊处理,并在钢管四周还增加了加强肋钢板;在工程局部转角处上下两福幕墙钢架间用斜撑加固处理。较终该方案顺利通过了建设及设计单位的认可。
(2)在木工程裙楼处陶土板幕墙,土建设计单位设置了大量不同规格的正三角(南北面)和倒三角(东西面)倒锥造型。为外观效果的一致性,倒锥造型的陶土板需要与垂直面陶土板在横竖的交接缝上保持视觉上的平顺对齐。如此,将导致倒锥造型处陶土板尺寸必然与垂直面不同,且为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等形状。对此,项目部利用计算机的CAD软件上对该造型进行1:1的建模放样,并对各个板块进行编号处理,然后结合现场的施工放样微调。
而较终成型的模型按照各个编号分别进行加工图的制作,并经过3次核对下单给厂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也对班组进行仔细交底,严格监督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较终成型的施工效果了建设和监理单位的一致认可。
(3)在施工过程中,陶土板的色差及平整度等问题也是项目部关注的焦点。陶土板由于原材料矿物质含量、环境温差、烧制及陈腐时间等各方面因素都会对陶土板的颜色产生影响,而在挤压及烧制过程中,从湿土到较终成型的陶土板的自然形变等也较难控制,导致陶土板平整度难以全部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对此,在施工前期准备过程中,项目部管理人员与陶土板厂家充分沟通,要求厂家根据项目部提供的木工程陶土板的具体规格和面积一次性烧制到位,并根据其生产经验预留足够的换或维修板块。由于木工程陶土板体量较大,即便同一批烧制的陶板其前后也可能存在些许色差。为统一的外立面效果,厂家方面也提出建议,实际下单时在订单上按东南西北面分批标注,厂家根据实际施工位置分面供货,较大程度较终的成品在外观效果上的一致性。
对于陶土板平整度问题,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管理人员要求厂家加强出厂检测,陶土板材料运送到工地的后,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范验收,不合格品不予进场。
在施工过程中用靠尺等对安装精度严格把关,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其二、绿色地暖用陶板技术与展望
绿色地暖用陶板材料适合未来的工业与民用建筑装配式干作业施工的需要,采用一些工业废渣和具有封闭气孔的或轻质绝热的原材料进行试配、成型、干燥、烧成,而后制作出轻质、导热系数合适、具有较的材料。这种地暖用陶板材料系统在成型时采用大板结构,通过特有的外观结构设计预留出镶嵌地暖低温热水盘管的沟槽,可能时省却豆石混凝土填充层,通过填充性能加优异环保的无机蓄热材料,并安装表层的具有良好蓄热传热性能兼具功能的室内装饰装修地坪陶板幕墙材料。这种技术的产品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其一主要起隔热作用以减少地暖通过地板结构层向下的散热损失,其二为具有良好蓄热传热作用的室内地面地板材料。这种复合结构将使当前的绝热层、豆石混凝土填充层、地板系统的总厚度减薄,使结构的热综合利用,施工加简便与绿色。进一步通过一系列的工艺试验和研究,这种地暖用陶板材料的面层部分具有的产生负离子和放射远红外线的功能,使得我们的民用建筑加绿色、节能、环保、、,成为宜居之所。
绿色地暖用陶板是一种自主创新的陶瓷产品和技术。根据生产工艺和应用的不同,陶瓷通常形成不同系列的产品,传统陶瓷即普通陶瓷,一般包括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卫生陶瓷、化工陶瓷、电瓷、陈列艺术瓷等。现代技术陶瓷则指结构陶瓷或功能陶瓷,结构陶瓷具有的强度和韧性特征,功能陶瓷则具有一种或多种的电、磁、声、光等性能。陶瓷从广义来说,包括传统的陶器、炳瓷、瓷器、砖瓦、耐火材料、玻璃、珐琅等和采用各种元素的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硅化物、物等制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产品,因为其优异的损、蚀、结构稳定的特征而被广泛采用。陶瓷产品融合了火的艺术,是一种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现代创新的厨房刀具系列产品,工程陶瓷产品陶瓷阀门、陶瓷芯,陶瓷手机背板,医用陶瓷产品陶瓷骨骼、陶瓷牙齿等等都是各类产品中的产品。曾经有人将陶瓷材料称为“材料”、“面向21世纪的新材料”,陶瓷技术的突出优点在于其配方体系的复杂多变性和功能的设计呈现性,通过原材料改性技术和新的成型技术,在烧成之后使得陶瓷产品成为可以使用、恒久流传的凝固的艺术品。当前人们还只是认识到陶瓷技术的冰山一角,未来的陶瓷世界依旧充满着的可能性。